第(1/3)页
他连忙起身,双手举杯,谦虚了几句,随即一饮而尽。
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见状,对视一眼,笑着饮尽杯中酒水。
李世民放下酒杯,轻咳一声,缓缓道:
“贤婿啊!今晚朕唤你过来,是想与你商讨一桩关乎大唐江山社稷的大事。”
秦明闻言,知道今晚的重头戏要来了,于是他立马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,正色道:
“陛下请讲,臣洗耳恭听。”
李世民微微颔首,神情变得严肃起来,缓缓说道:
“近年来,国子监虽为朝廷培养了众多栋梁之材,然而其教学方式略显僵化,缺乏新意。”
“此外,学子中多为世家子弟或门生,寒门子弟鲜有机会进入国子监深造。”
“长此以往,朝廷的人才选拔将被世家大族所垄断,于朝廷多有不利。”
“朕今日观你府上这座书院,教学方式新颖,且广纳寒门子弟,颇有成效。”
“因此,朕想从国子监以及族中遴选一批学子,送入你这座书院,以此来增加朝中寒门子弟的数量。”
秦明坐在一旁,眉头微蹙,心中暗自揣测李世民的真正意图。
他揉了揉眉心,轻声问道:
“陛下,打算送多少人到书院?”
李世民闻言,眼前一亮,他捋了捋短须,试探性地说道:
“朕听闻你那书院再有半个月便可落成,这么短的时间,朕也就只能搜罗个五六百人。”
此话一出,秦明立马从椅子上跳了起来。
“啥?五六百人?”
秦明瞪大了眼睛,惊呼道:
“这也太多了,不行,这绝对不行!”
“且不说,书院的课舍能否装下这么多人,单单仅凭书院里十数名儒学先生,根本无法应对如此庞大的学生数量。”
秦明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,继续说道,
“更何况,书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国子监迥异,贸然增加几百名受过不同教育程度的学子,书院恐难在短时间内适应。”
“这不仅会影响现有学生的学业,也可能导致新来的学生无法迅速融入,反而适得其反。”
李世民听罢,点了点头,表示理解秦明的顾虑。他拽着秦明的衣袖,让其重新坐回了椅子上。
在这之后,李世民迟疑片刻,伸手勾住秦明的肩膀,喟叹道:
第(1/3)页